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史民俗 >

渭南文史——“杜化”考(杜化路、杜桥街办、杜桥中学名称来历)

时间:2016-08-01 17:40   来源:未知   作者:苏苏   点击:


      今天,当您匆匆穿过车水马龙的杜化路时,可曾想到在遥远的年代,这里曾经流淌着一条欢快的河流,滋养着四周的田园;河边集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或许,李白、杜甫、白居易曾在这里的驿道上吟咏着诗歌踏雪寻梅。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千百年之后,让我们一起领略这“杜化”二字涵盖的独特而丰厚的历史与传承。 渭南城区南靠黄土台塬,北临渭河,南塬上由于受下伏阶梯状断裂及山洪冲刷的影响,散布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沟道,每逢大雨雨水顺着沟道直下渭河,雨水和泥沙沉积共同铸造了今天渭南城区的平原地形,也在平原上留下了大小不等的短小河流。现今我们见到的有赤水河、沋河、零河。“杜化谷”(背坡沟)位于阳郭原上,南起三张镇背坡村、宋村、南沟、小东沟、西沟村,北至杜化路以南消失。此谷曾有河水流出,称为“杜化谷水”, 清雍正10年(1732年)岳冠华的《渭南县志》卷二山川中载“杜化谷水:在县西十里,《长安志》云,出县西零谷”。《清史稿》志三十八地理十载:“渭水合杜化谷水,迳城北,古白渠在焉。”而在岳冠华的《渭南县志》山水图中更是显示了当时渭南城区河流众多的情景,自东起赤水河、东阳谷水、西阳谷水、明光谷水、沋河、杜化谷水都是从南塬流下注入渭水,众多河流环绕,几乎几里一河,一派北方江南风光。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续增渭南县志》撰修人朱可于在《重修沋水桥记》中描写沋河川 “竹木苍郁,人烟环匝,半日村在焉,昔人比之小江南,亦距观也”。而今东阳谷水、西阳谷水、明光谷水和杜化谷水已经干涸,这与人类大规模破坏南塬森林是离不开的。如果没有森林,遇到大雨,水分得不到涵养,雨水迅速流失殆尽,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而森林存在则可以涵养水分,使其慢慢流出,河流不致干涸。据《临渭区水利志》载:“乾隆以后,人口不断增长,毁林开荒,使南原沟壑区次生林砍伐殆尽”、“至民国末年除深山尚有少量天然次生林外,两原、渭北广大区域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 水流冲积平原适于耕作,又有众多河流遍布适合灌溉,在此生活的劳动人民为了建造美好家园,不断兴建水利设施,据《临渭区水利志》载:“唐代至建国前,全区共有小型引水渠堰62条,其中唐代1条,宋代1条,明代5条,清代18条,民国37条,除莱公渠外,全部分布在渭河南部地区。”而“杜化渠”则是临渭区境内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小型引水工程,它是唐武德七年(624年)修建的,利用杜化谷水灌溉今白杨、双王一带的农田,但只简要记载了渠名和灌溉区域,其它数据不详。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临渭区农业的发达。 有河流必定会有桥梁,明代以前,临渭区大小沟河一般无桥,有些以断木或枝干架于小河之上,有的以大石堆聚浅溪之中,前者称“陡杠”,后者俗称“列石”。至夏秋河水澎湃汹涌,阻抑行人。明万历年间,在杜化谷水上修筑一座石桥,称为“杜化桥”,也叫“杜桥”。据岳冠华的《渭南县志》卷三建置载:“杜化桥:在县西十里杜化谷水上,今废。”这便是今天杜桥街办、杜桥中学名称的来历。 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自然带来了村落聚集和商贸区的形成。明洪武年间,渭南有神川、石泉2乡,石泉乡辖杜化里等17里。清沿明制,乡里名未变。据岳冠华的《渭南县志》卷二乡里载:“杜化里:县西二十里,镇曰杜化,村曰盈田坊、大王、丰阴、北梁、赵村。”古时,本区集市贸易的物资全系农副产品,主要交流菽粟、布帛、六畜。据明南大吉《渭南志》载,嘉靖二十年(1541年)渭南县有杜化集镇等21个集镇。新中国成立后,公路四通八达,集镇向少而大的方向发展,杜化集镇因靠近县城集会消失。 北宋宋敏求《长安志》记载:“杜化驿,在县西一十三里,《两京道里记》曰:亦大统十四年置,在杜化川。二驿今废。”《两京道里记》是唐人所编,但早已佚失。由此可见,“杜化”二字最早出现不迟于北魏大统十四年,即公元548年。经历了1500年的岁月,杜化这个小地名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着实让人惊奇。 驿是古代在交通线上普遍设立的站所,兼有通信机构和官方招待所的双重作用。唐代邮驿比较发达,每30里设一驿,驿设驿长。北魏大统十四年(548年),在临渭区境内设置东阳驿与杜化驿。此二驿均属于潼关道的一部分,潼关道在唐代为上都长安、东都洛阳间的大驿路,交通地位居诸驿路之冠。由于古代实行宵禁,夜间要关闭城门,不利于紧急军情的传递,所以临近州县治所的驿馆,多数位于城外,故渭南县城在二驿中间。《新唐书·路嗣恭传》载:“玄宗以为可嗣汉鲁恭,因赐名。转渭南令,主杜化、东阳二驿。”唐人柳宗元在《馆驿使壁记》一文中归纳道:“自万年至渭南,其驿六(其中有杜化驿),其蔽日华州,其关日潼关。”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中对此二驿有详细分析:“盖自西魏始置此二驿,历盛唐至中叶,此二驿皆建置”,“则末年(唐代末年)废杜化、东阳二驿,于渭南县城置驿。”清代除在官马大道置驿外,各府、州、厅、县间另有铺路。每10里设一递铺,专责传送公文邸报。清雍政十三年(1735年)沈青崖编纂的《陕西通志》载,清代渭南县递铺路线为:“城内东10里至新安铺……再10里至杜化铺。”杜化一地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一直处于咽喉要道,充分体现了渭南“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重要战略地位。 随着城市化大潮的不断发展,杜化谷水、杜化渠、杜化桥、杜化里、杜化集、杜化镇、杜化驿、杜化铺,已经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面对这文化遗产,我们唯有深刻挖掘渭南的文化内涵,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方能建设好我们的美丽渭南、文明渭南。

编辑:苏苏
扫描关注关中在线微信,小编陪你解读每日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