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关中文化 >

10岁学艺,50岁京城一炮走红,86岁“泥腿子”成世界级大师

时间:2017-03-28 10:28   来源:未知   作者:苏苏   点击:


     《道德经》里说,水可以到达任何最低下的地方,其实泥土也是。我国陕西北部几百米厚的黄土高原就是“风刮来的高原”,因为泥土最谦和总喜欢往低的地方落,一旦高了就会顺着水随着风溜走。也因此,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耕地的农民也被称为“泥腿子”,因为他们从事着最底层的工作。
 
     然而有一个老人,已经86岁高龄,10岁学艺,从业76年,终生都没离开过手里和脚下的黄土,没上过几天学的他却把“脏兮兮的”泥巴玩上了天,自己也因此成为世界级大师。
     宝鸡凤翔,黄土高原的分支,海拔1000多米。3000多年前,这里一带曾是周朝的发源地,离岐山县不远。以捏泥巴而闻名世界的“泥腿子大师”胡深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他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到了父亲这一代,开始以泥塑为生,他从小耳濡目染也便慢慢喜欢上了这个活计。
     没出名之前这是一个不被人看好的职业,一个大小伙整天没事围着一堆泥土转,甚至有人觉得这没什么出息,就是图个轻省不想出力气种地,困难的时候,虽然表面上乡里乡邻觉得你是个手艺人,比较敬重,其实背后没少说闲话。可这些并没有让胡深妥协,他说自己就是个农村人,也没念过几天书,没什么知识,有个手艺糊口就可以了,自己就是爱好,由衷喜欢这件事。
   “手里只要一碰上泥就停不下来,脑子里有无数个想法往外蹦”。从10岁开始,胡深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泥塑,他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一门低下的工作,反而在心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你可已让他少吃饭,但不能让他“少玩泥”。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别的孩子无数个疯玩的时候,胡深都在钻研泥塑,怎么选土,怎么和泥,怎么塑性,怎么上彩?如何才能让手里的这团泥巴听自己的话得心应手,想捏出什么就能捏出什么,随心所欲?
     他始终不改自己“泥腿子”的本色,即使是在特别混乱的历史时期,明面上把这些手艺定性成了“奇艺淫巧”、“雕虫小技”,凡是不下地干活的都被当成了“牛鬼蛇神”。公家不让干,他就偷偷晚上在自家地窖里捏;很多手艺人都被“打倒了”家里人怕风险,他就一个人躲着捏。就像走火入魔一样,他对泥塑的痴迷超过了对世上任何东西的迷恋。
     后来环境好转,他的技术也日渐精湛,大家都看他玩出了名堂,官方也开始支持。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胡深带着县里支援的路费和盘缠只身来到了首都北京,参加一次全国的手工艺展览,结果一炮走红,所有人都被他的作品震撼了,谁也没想到不起眼的泥土、没文化的庄稼人能只手做出这么高级的东西来。随后,他的作品被媒体大量报道,还登上邮票在全国发行。

     到现在,老人已经快80了,获得的荣誉和奖项无数,还被聘请为国家艺术研究员,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手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多次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他的泥塑马和泥塑羊连续两次被选为国家生肖邮票图案,成了“中国名片”指定为赠送外宾的礼品。地因人贵,也因为他的突出贡献,他们的村子刘营村也成了“中国泥塑第一村”。

     如今出名了,不但儿女跟着他学,村里的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学泥塑,最不起眼的泥土被他玩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编辑:苏苏
扫描关注关中在线微信,小编陪你解读每日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