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红色基因催开“振兴花”

时间:2024-10-15 09:35|来源:|作者:gzzxadmin|点击:

国庆假期,华州区高塘镇渭华起义纪念馆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或认真聆听,或驻足凝视,通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体悟着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1928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北方领导的规模最大的武装起义——渭华起义爆发,随后逐渐形成以华州区高塘镇等为中心、约200平方公里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

现今,高塘镇下辖南堡村、江村、寺前村等24个村(社区),村村发展有特色。宝鸡人杨静男一家在游览完高塘镇后感慨道,在每个村庄都能深刻感受到新时代赋予革命老区的勃勃生机与崭新面貌。

行走在南堡村,看到农家乐里客满棚,竹编工艺花样多,手工花馍造型俊俏,产业发展劲头足。其实,以前南堡村没有规模化产业,村民收入单一,村民看不到希望,多数人被迫外出打工。南堡村周边的村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为扭转这一困局,高塘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整合当地生态、农业、文化资源,以农为基,以旅带农,以文兴旅,文农互融,促成“农业+文化+旅游”的产业联动。

南堡村利用旧有的桃园、水渠、古泉等资源,融入南堡村红色革命历史元素,建成集廊、桥、泉、林古典园林风格与休闲步道、娱乐设施配套结合的南堡文化广场,吸引游客前来游玩。还建成了“南堡印象”红色主题餐厅餐馆,为游客提供特色农家餐饮,每年为南堡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5.7万元。该村还发展了手工花馍、手工刺绣、竹编工艺品等特色产业,让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群众收入。南堡村党支部书记吉望告诉记者,该村全力打造集生态农家餐饮、非遗产品展销、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增效和农民增收“双赢”注入新动能。

渭华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高塘镇魏家塬,该园区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35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水果种植面积3000余亩。据园区相关负责人安文博介绍,园区采取“党委+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保底分红+园区务工+盈利分红”“采摘+电商+供应链”等多种形式,带动高塘镇260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江村北侧公路边的山坡上有一座药王庙,也被称为“药王洞”。该村充分挖掘药王洞的历史故事,打造“药王洞”手工挂面品牌。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川宏介绍,为持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村里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切实解决农户就业问题,有效激发村级内生动力,实实在在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目前,江村空心手工挂面的年产值在200万元左右。

乡村要振兴,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一环。近年来,高塘镇加大实施房屋立面改造、村内休闲广场修建、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建成自立大街、千禧路、西溪路、滨河大道和农贸市场、文化活动广场、镇文体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投资500万元用于道路柏油铺设项目、120万元建设配套污水管网项目,5.14亿元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

“红色”是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红色”更是永不消退的精神力量。高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进一步发挥革命老区文化底蕴特色,依托优越的本地优势,开拓具有高塘特色的振兴路,全力打造村有底蕴、民能富裕的红色老区新样板。渭南日报  记者 王小敏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