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微以致远。这1800多万名教师组成了一支了不起的队伍,他们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支撑起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支撑着中华民族的教育强国梦想。
(一)
在这支令人尊重的队伍中,有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以拼命三郎精神填补“巡天探地潜海”多项空白的黄大年;有“一辈子学做教师”,耄耋之年始终站在教育改革和教师培养最前沿,写就“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教育传奇的于漪;有“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用一双布满膏药的手,全力托举起一届又一届山区女孩的读书梦的张桂梅……他们,是我们永远的大写老师!他们,是我们心中尊敬的“大先生”!在此,让我们心怀炽热,向躬耕三尺讲台的人民教师致以祝福和敬意!
对教师的尊重,是印刻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里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就曾把教师与苍天、大地、君主、父母相提并重。在千百年的中华文明长河中,无数先贤为延续中华文脉、培养治世良才,求索、求索、再求索。他们用自己毕生的经历,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开启民智,启迪民心,教化万民,“传道、授业、解惑”,受到世世代代人民群众的敬仰和缅怀。
汉晋时期,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孔子诞辰,皇帝均会举行祭孔仪式。此后,历朝历代,祭孔规格不断上升,孔子诞辰成为事实上的教师节,祭孔大典成为事实上的教师节庆典。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师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在不断地推出新的尊师重教的举措,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教师节议案,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从此,尊敬教师的氛围日渐浓厚,尊师重教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教师队伍建设,以多种方式表达对教师队伍的关怀与勉励。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到“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再到“教育家精神”,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成为广大教师自我提升、努力耕耘、队伍建设的方向。
自2014年以来,渭南共有9名教师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师”称号,6名教师获得国家级“模范教师”称号,4名教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名教师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称号,5名教师获得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累计培养省、市、县级骨干教师10580余人。
两年来,累计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23所,新增学位2.49万个。打造“渭南好课堂”1000例,“新优质学校”建设深入推进。“课堂革命”全面深化,“三名+”建设扩优提质,广大群众与师生对教育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各项教育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更加均衡、职业教育彰显特色、特殊教育不断加强,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强教先强师。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关心教师成长、提高教师地位、保障教师待遇,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强化,涌现出一批有担当、有追求、有个性、有作为的教师典型代表。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渭南小学校长郗莉,从教以来一直秉持工匠精神执教,恪尽职守、勇于创新,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誉为勇于变革的“最美校长”。
践行教育初心。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争做时代新人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交出了立德树人的精彩答卷。临渭区曙光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小侠秉持一颗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爱的教育带领孩子走出“特殊”的“围城”,走向光明的未来,用爱心与责任诠释了生命的价值,被评为“中国好校长”。
在渭南,还有千百个“郗莉”和“张小侠”,他们或身处农村教育一线,却于微末处发光;或扎根城乡一隅,却托起日月星辰。他们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成为令人景仰的大先生。乐教爱生、甘于奉献,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展现了令人称颂的教育家精神。
(三)
2024年1月中旬,渭南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渭南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到2035年,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渭南市第一小学校长孙斌斌参加学生课外活动
在“德”上铸魂。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坚持把师德培训作为全市“三支队伍”全员培训提升的第一课,把教育家精神融入师德规范中,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的必修课,培育打造一支闪耀着高尚师德灿烂光辉的人民教师队伍。
在“育”上强基。大力实施“骨干引领”行动,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与“三级两类”骨干校园长体系建设,加快培养数百名骨干校长队伍与万余名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在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校长与名师名家。
在“优”上安心。把教师工作摆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完善义务教育教师随当地公务员工资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完善乡村教师住房保障体系,解决教师队伍住房困难问题,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师者力量,是教育的力量,是文明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愿更多的教师争做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者、践行者,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大先生”,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铸就孩子们人生的辉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新篇章作出更大的教育贡献。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关中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