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图说渭南 >

【关中在线】大荔县古村落建筑艺术瑰宝——仓东城

时间:2018-11-16 11:53   来源:关中在线网   作者:admin   点击:


 

 

仓东村
仓东村位于韦林镇政府东2公里处,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549户2177人,耕地面积5930亩。仓东村为黄、渭、洛三河的交汇处,是八百里秦川东部的鱼米之乡,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宜人,水甜土纤,堪称关中宝地之冠。洪武六年,有闫、田、张三姓几人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此地建村,因村庄位于永丰仓之前(头)而得名仓头村,之后沿用六百余年,至2014年,与原阳昌村合并为仓东村。
古村落建筑艺术瑰宝——仓东城
清咸丰年间,战争频繁,世道混乱,匪患又多,仓头人为保平安,筹资出劳,打建了一座东西约300米,南北约200米的长方型土城(约1851年前后),四大门上建有百余平方米的城楼,四角有垛堆,筑有土置炮台,城墙上周围建有架枪,射箭防身土置设备,东门城楼上住有维护村民安全的民兵组织。东西南北城门顶上各雕有四个大字,东门曰东来紫气,南门曰金汤之固,西门曰西山爽气,北门曰瑞临北斗。为了交通方便,还在东西门临北不远处各设一小城门,名小西门和小东门,小西门顶上雕“陋巷”二字,多少年来包在城墙之内不为人所知,修三门峡水库时城墙被毁,才得以现世。城墙高约7至8米,厚3至4米,城墙周围有三米多深的城壕,是当年建城取土形成的,每逢大雨、雨水灌注成河,酷热暑天年轻人常下水游泳。据传,仓头城是城上城,城下也曾建有城池,曾有几位村民在院内打窖时挖出铜、铁、瓷制的灶具,还有大量砌城墙用的大青砖,以此作证。
城内设五条街巷,奓东巷、奓西巷、小东巷、小西巷、南门部,城中心东侧建有自家祠堂,田家祠堂建在奓东巷东头路北,各巷中间打有一眼水井,四大门之内设有碾房碾子,供各巷群众碾米使用。仓头城东门外,称东门郃,朝邑至华阴公路擦城而过,过往人员车辆来往甚多,正好是朝华两县中心地,人员骡马多在此打尖吃饭,仓头的人利用有利条件,沿公路两旁建有街房二十多户,药铺、杂货铺、理发店、车辆修理铺、食堂、旅社、车马大店等,生意兴隆,热闹繁华。
仓头城隍庙
仓头村民受时代所限,难免有些迷信,为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多建有祖师庙、娘娘庙、观音庙等庙宇。其中最大的庙就是南门外的城隍庙,大门朝南开,东西各有一个较大的信门。南门内正中是一座大戏楼,雕梁画栋,古香古色。戏楼前是一个大操场,操场之北才是诸多庙殿。庙东南角约200米处建有一座远望似塔,近观是座高约8米左右的齐天大圣楼,传说此地常有冰雹袭击,农作物受损严重,特建此楼,请大圣坐镇,以保平安。城隍庙的主殿宏伟壮观,座北朝南,正中是特大的城隍正殿,墙壁上面悬挂着各种牌匾,其中就有清朝军机大臣闫敬铭亲书一块大匾。正殿两旁的壁画,精致生动,栩栩如生,内容多是以忠孝节义为主题,惩恶扬善,规劝人们循规蹈矩,孝敬老人,要走正道,不走邪道。正殿中间木雕相内是一尊清秀而威武的城隍塑像,周围是半人高的栏杆,插有刀剑、矛等武器。像前有二张供桌,再往上是,门旁两则站着两尊高大的手持凶器龇牙咧嘴的判官,进了中殿大门,正中又是一尊塑造得更加庄严魁梧的城隍神像,桂冠上还垂着一排排一串串晶亮的珍珠串儿,城隍两侧还有诸多不知名的神像,最后面的后殿是城隍爷歇息的暖阁。城隍庙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每到炎热夏季,人们便不约而同地去城隍庙各大殿纳凉,脱下布衫铺展在大方砖地面。头枕一块大青砖,呼呼地睡上一觉,然后起来下地干活,只有少数清闲的老人才是铺上床单,带上水烟袋,摇着芭蕉扇,在那里消暑。高大而富丽堂皇的城隍庙,从光绪二年开始动工,历时三年于光绪五年的八月初二建成,村上曾演大戏立古会记念。城隍庙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知慧和心血,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令人嗟叹的是,城隍庙在1959年修三门峡水库时被毁,因之前没有人拍照留影,现今只能以文字表述留与后人。
仓头传统
文明待客、礼貌待人、团结互助、扶困济贫是仓头人民的美德;勤劳致富、文明经商、兴办教育、热爱文艺是仓头人民的优良传统。  清光诸年间,城隍庙建有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的大戏楼。每到下午太阳未落,铜器家具敲打不停(名曰打开场),因那时没有电力设施,没有扩音设备,最早演戏时点菜油灯照明,所以晚上开戏前一、二个小时的“打开扬”也是告知周围村庄群众知道要演戏的一种方式。之后周围十里八村的群众,套上桥车、拖车子、骑上骡马,多数为步行者,掺老扶幼拥入剧场,加之本村群众捷足先登,戏台下面早已人山人海。冬春时期戏台下面卖油糕、油条、花生、醪糟、糖葫芦等食品,花样繁多,儿女们在开戏前的这段时间,给老人购买各样食品以表孝心,老人们领着孙子购买吃餄,边吃边逗,热闹非凡,一片祥和。合头村民不但爱看戏,也爱唱戏,男人们在田间干活,特别是犁地时,放声唱秦腔戏的声音四面八方皆能听见,串巷访友路途上吼声也有。妇女们农闲时,邻家几户的年青人围在一块纺线,做针线活,有的单唱,有的对唱,有的学唱,各街各巷到处能看见和听见。
头村除看戏唱戏外,几乎一个正月里,高跷、旱船、火流星、马狮子滚绣球等各种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最吸引人的还属跑汉车,三人架辕,由四条背插小彩旗,项挂串铜铃高大骠壮红色好骡子拉车,一个精干威武身穿彩衣的青年小伙子,跨在骡子背上左右移动,一会站立,一会倒栽葱,各具恣态,各显神通,群众赞不绝口,两侧各两个手提套索的大汉扬鞭呐喊,迫使四条骡子紧靠正齐,拼力拉动,车周围插有彩旗标语,击鼓者鼓点繁花,敲锣打鼓,节奏明快,紧密配合,最前面的一个利落精悍青年装扮成孙悟空模样,手提金箍棒,打着口哨,开路拦车体态轻盈,机敏灵活,神采万般,一群孩子跟前跟后,手舞足蹈,嬉笑呐喊。
每逢春节,全村各户都要门贴对联挂红灯,节前蒸花馍、装肘子,接神祭祖,相互祝福。初一清早天色蒙亮,鞭炮齐鸣,家家接神,人们争烧头炉香,随后全村人汇集在村中心十字口,敲起刚劲有力的四明锣鼓,鼓声震耳热闹非凡。所谓四明锣鼓是我村索取四个村锣鼓谱点之精华,汇总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锣鼓点谱。特点为“鼓点紧揍,花样繁多,三环相套,段段不同,有头有尾,一段紧之一段”,故曰“四明鼓”。随后人们原地不动,向十字中心,作团拜相互祝福问好。早饭后各家族成群结队手提礼品,从长辈到小孩,给老人磕头拜年糊躬行礼祝福老人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辈们摆上备好的干果、食品、瓜籽、水果糖,并给小孩们发压岁钱,卷道里拜年的人们川流不息,来往不断。
仓头人心底善良,款待难民。仓头村位于黄、渭洛河交汇之处,遇到黄河水泛滥,河南山东的人们受灾后生活无法维持,逃难人之多,来仓头地区。一家来是一担挑,生活极其困难。好心热客的仓头人就收留难民,首先安置在村内外的各个庙内食宿,安置不完的话再安置到农户的空房内住宿,有的送来被子,衣服,有的送来米面。

 


编辑:admin
扫描关注关中在线微信,小编陪你解读每日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