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关中文化 >

【关中在线】安康之宝·史密簋:"鸡食盆"铭文讲述西周战役

时间:2018-05-23 09:41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苏苏   点击:


  兵马俑的军阵让世界震撼,法门寺的地宫令举世皆惊,何家村的金器璀璨夺目……说起陕西的文物,你是不是也想到了这些?但这仅仅是陕西作为华夏发源地,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遗存之沧海一粟。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走进陕西各地的博物馆,去看看那些或许并不著名,但却价值连城的宝物,听听“护宝人”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

  宝物档案

  史密簋(西周)

  安康市关庙乡出土 现藏于安康博物馆

  青铜簋内底部铸有铭文铭文93字,字迹清晰,记述西周时期师俗和史密将帅同受周王之命进行东征之事。口沿及圈足部分有些残破。

  护宝人:李启良,安康市文联主席,曾任安康博物馆馆长

  这件宝物的发现、保护过程,在陕西的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中非常具有典型性。文物资源的丰富,也造成了一些保护工作颇费周折。

blob.png

  布满文字的青铜器在安康很罕见

  1987年冬天,李启良在一位同事家看到纸片上用钢笔描摹的篆字,发现其中好多字的笔画很像钟鼎文,询问得知摹写的是一件青铜器上的文字,器物就在安康,流落在民间。从未听说安康曾经出土过有这么多铭文的青铜器,李启良让同事尽快追寻宝物,但线索中断。

  时隔不到一年,1988年10月份,李启良收到省文物局转来的一封信,大意是安康关庙早阳乡,有一位农民持有一件带着许多文字的青铜器,因写信人地址不详,要求安康博物馆尽快派人去查看。李启良判断和他前一年所见的摹本有关。

  早阳乡政府证实该乡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得知此人不在家。博物馆工作者联系上他的父亲,与他讲明情况,他同意让儿子过两天到博物馆见面。过了几天,这位青年农民来到李启良办公室,谈话中,他说东西很多专家看过,绝非一般古物。谈了很长时间,约定第二天到青年的舅舅周老汉家看看东西。

  第二天,李启良和同事在周老汉家看到这件器物。这是一件底座残损的青铜簋,内底部铸有铭文,持有者曾用砂纸将铭文部位作了轻度打磨,字迹基本清晰,口沿及圈足部分有些残破。这件器物是青年从一位村民那里买的。

blob.png

  93字铭文记载西周东征

  李启良给青年做工作希望他把这件器物交给国家。随后,李启良了解文物发现情况,最早发现此文物的村民说,铜器是几年前他的女儿回娘家来帮忙做农活,在土里挖出来的,掏出泥土一看像是个帽子,认为是古代头盔,没什么用处,就放在门前做喂鸡的盆子。

  后来,这件铜器被有关部门收回。经过专家考证,铜器共有铭文93字,记述西周时期师俗和史密将帅同受周王之命进行东征之事。这篇铭文,不仅为研究西周王朝与南夷及东方国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弥补了史籍关于这次重要战役的缺载。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看了相关资料后,将这件铜器定名为史密簋(guǐ)。它曾被陕西历史博物馆借展多年,吴镇烽、张懋镕和李学勤教授先后撰写了论文十多篇,为研究周代历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如今,史密簋陈列在安康博物馆,他破损的缺口,像是一个微笑,不知疲倦的迎接着每一位游客。

编辑:苏苏
扫描关注关中在线微信,小编陪你解读每日精彩新闻!